拔牙前必须知道的8件事:医生不会主动告诉你的细节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"疼不疼"。作为从业十年的医美行业观察者,我见过太多因为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的患者。今天就那些医生可能没空细说,但直接影响的关键事项。
什么样的牙齿非拔不可?
大多数人是因为智齿发炎才想到拔牙,其实还有几种情况需要当机立断:龋坏只剩残根的"地雷牙",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引发感染;过度松动的牙周病患牙,留着反而伤害邻牙;影响正畸的多生牙,该拔不拔会耽误矫正。上周就有人拖着不拔阻生智齿,后引发颌面间隙感染,多挨了两刀。
上午拔牙真的更好吗?
老话说"拔牙要赶早"确实有道理。早晨人体痛阈较高,血压也相对稳定。更重要的是,白天有充足时间观察术后反应,万一出现异常能及时处理。见过下午四点来拔牙的白领,半夜出血又折返急诊,折腾得够呛。建议预留3小时观察期,别拔完就赶飞机。
这些准备工作比吃止痛药重要
提前用氯己定漱口水可以减少口腔细菌量;嘴唇抹点凡士林防止长时间张口导致干裂;穿宽松领口的衣服方便操作。容易被忽视的是修剪长指甲,有个患者因紧张抠手心,结果指甲断裂比牙创口还疼。女性要避开生理期,这点连很多护士都会忘记提醒。
打麻药时的正确呼吸法
针头刺入的瞬间,很多人会下意识屏住呼吸。其实用鼻子缓慢深呼吸能显著减轻不适感,就像抽血时医生让你握拳的原理类似。有个小技巧:闻到诊所特有的消毒水味时,就开始调整呼吸节奏,等真正注射时身体已经进入放松状态。
拔牙过程其实分三个阶段
先是牙龈分离的"撕包装"阶段,会有拉扯感但不疼;然后是牙齿晃动的"摇瓶盖"过程;后是拔除瞬间的"开香槟"式释放。阻生齿可能需要分块取出,这时听到器械声响别紧张,就像装修时打电钻的声音虽然大,但墙内的人其实很。
咬棉球的隐藏技巧
医生让咬40分钟棉球不是随便说的。太早取出会血凝块,咬太久又容易滋生细菌。有个患者用舌尖偷偷调整棉球位置,结果血块移位,多流了两小时血。正确做法是像含话梅核那样自然轻咬,口水多了就低头让自然流出,千万别漱口。
冰敷的黄金时间和禁忌
术后48小时内,每冰敷15分钟要停半小时。有人用冷冻牛排敷脸导致冻伤的不在少数。更要注意的是,千万别学电视剧用热毛巾敷脸,高温会让血管扩张引发再出血。夏天可以用退热贴代替冰袋,既卫生又方便固定。
那些意想不到的期陷阱
第三天开始创口发痒是正常现象,但用牙签戳就是灾难开端;喝粥时米粒掉进牙洞别急着用冲牙器,等第二天再用盐水轻轻漱口;拆线后那个小凹坑要3个月才能长平,期间千万别手贱去抠。让人意外的是,很多人在期败给了馋瘾,偷吃辣条导致创口感染的比比皆是。
拔牙说到底是个技术活,选对医生比纠结器材更重要。记得有位口腔外科说过:"好医生拔牙就像拆礼物,每一步都恰到好处。"希望这篇能帮你避开我见过的那些坑,下次拔牙时能从容很多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