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关于洗牙的4个你需要知道
每次刷牙都出血,牙齿上总有一层黄黄的东西,这些情况你可能都遇到过。这时候身边往往有人建议:“去洗个牙吧!”但关于洗牙的疑问也随之而来:洗牙会不会伤害牙齿?为什么洗完牙反而觉得牙缝变大?今天我们就来洗牙这件事,解答大多数人关心的几个问题。
洗牙洗掉的究竟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洗牙是把牙齿表面“刮掉一层”,其实完全不是这样。洗牙称为“洁治”,主要是清除牙结石和牙菌斑。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齿的隐蔽角落也会残留软垢,这些软垢逐渐钙化变硬,形成像水泥一样的牙结石。
牙结石表面粗糙,会不断吸附更多细菌,导致牙龈红肿出血。洗牙就是用超声波设备把这些“石头”震碎清理,就像打扫房间时清除墙角积灰一样。定期洗牙其实是在帮牙齿做深度清洁,而不是伤害牙齿。
关于洗牙的4个常见误区
误区1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洗完牙确实可能感觉牙缝明显了,但这正是因为之前牙结石填满了缝隙。就像清理堵塞的下水道后,管道本身并没有变宽,只是了原本的状态。
误区2:洗牙会让牙齿变敏感
牙结石像一层“脏棉被”包裹着牙齿,清除后短时间内可能对冷热敏感。但这种不适通常1-2周就会消失,长期来看反而能减少牙龈萎缩导致敏感的风险。
误区3:天天刷牙就不用洗牙
再好的牙刷也难清洁到牙龈下3mm的隐蔽区,这些地方的菌斑会逐渐形成牙结石。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。
误区4:洗牙可以美白牙齿
洗牙主要去除的是外源性色素(如烟渍、茶渍),能让牙齿本色,但对氟斑牙、四环素牙等内源性变色有限。想要真正美白需要配合其他治疗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,建议尽快预约洗牙:
•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
• 牙齿表面有可见的黄色或黑色结石
• 口腔有持续异味
• 正在备孕的女性(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)
• 糖尿病患者(牙龈感染风险更高)
• 戴牙套或种植牙人群(清洁难度更大)
洗牙后要注意什么?
刚洗完牙的48小时内要避免:
- 吃过冷过热的食物
- 饮用深色饮料(如咖啡、红酒)
- 吸烟等可能染色的习惯
日常护理可以这样做:
✓ 使用软毛牙刷和感牙膏
✓ 每天配合牙线清理牙缝
✓ 饭后用温水漱口减少食物残留
选对机构很重要
市面上洗牙价格从几十到上千元不等,主要区别在于:
1. 操作规范:正规机构会进行口腔检查,区分龈上/龈下洁治
2. 消毒标准:一人一机头是基本要求,好选择高温灭菌设备的机构
3. 后续服务:包含抛光和口腔指导的才算是完整服务
建议选择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牙科门诊,避免美容院等非医疗场所。
牙齿健康不是小事,定期洗牙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与其等牙痛发作花大钱治疗,不如把功夫用在日常预防上。看完这篇文章,你是不是对洗牙有了新的认识呢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