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每年体检时,医生总会在口腔检查单上写下"建议洗牙"。很多人心里犯嘀咕:天天刷牙还需要洗牙吗?洗完牙缝会变大?今天就这个被误解多年的常规项目。
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是刚需
很多人以为洗牙是让牙齿变白的美容手段,其实它的名称叫"龈上洁治术",属于基础口腔护理。就像汽车要定期换机油,我们的牙齿也需要清洁。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刷也够不到牙结石堆积的重灾区——牙龈边缘和牙缝,这些地方就像"卫生死角",长年累月会形成顽固的牙结石。
牙结石可不是普通的污垢,它就像糊在牙齿上的水泥,会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刷牙出血、口臭,时会发展成牙周炎。有数据显示,35岁以上成年人中,近存在牙周问题,而洗牙是有效的预防手段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洗完牙觉得牙缝变宽,其实是清除了本该不存在的牙结石。就像搬走堆在墙角多年的杂物,房间本身没变大,只是了原本的空间。
误区二:洗牙损伤牙釉质
正规机构用的超声波洁牙机,是通过高频震动震碎牙结石,操作时喷淋的冷水还能保护牙齿。只要医生操作规范,不会伤到牙釉质。那些洗后敏感的情况,多半是原本被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导致的,通常1-2周会自行缓解。
误区三:洗牙可以美白牙齿
洗牙主要针对外源性色素(比如茶渍、咖啡渍)和牙结石,对牙齿本色改变有限。想要显著美白,需要配合冷光美白等项目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1.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:这是牙龈发出的求救信号
2. 长期吸烟/喝浓茶的人:色素沉积速度比普通人快3倍
3. 戴牙套的朋友:钢丝支架更易藏污纳垢
4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问题
5. 中老年人:牙周病发病率随年龄显著上升
洗牙全流程
正规机构的洗牙通常包括四个步骤:
1. 口腔检查:用探针检查每颗牙齿的结石情况
2. 超声波洁治:重点清理牙龈缘和牙缝的结石
3. 喷砂抛光:用细砂颗粒去除顽固色素
4. 冲洗上药:对发炎牙龈进行局部
整个过程约30-40分钟,有牙龈炎的人可能会感觉些许酸胀,但多数人都能耐受。记得提前预约,避开期(凝血功能受影响)。
洗牙后要特别注意这些事
• 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
• 一周内尽量用温水刷牙,避免冷热交替刺激
• 使用牙线代替牙签,减少对牙龈的物理刺激
• 吸烟人士建议控制吸烟量,少间隔2小时
关于频率的建议
普通人每年1-2次即可,但以下情况需要增加频率:
• 牙周炎患者:3-6个月/次(遵医嘱)
• 吸烟者:建议每年3次
• 糖尿病患者:口腔抵抗力较差需加强护理
后提醒:街边小诊所几十块的"快速洗牙"要警惕,不规范操作可能损伤牙龈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认准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和有资质的口腔医生,毕竟牙齿的健康投资,值得选择靠谱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