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只是牙龈出血,这些症状你可能忽略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,很多人反应是“上火”,喝点凉茶就完事。但实际上,这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个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中容易被轻视的疾病,牙周病在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而真正接受治疗的人却不足。
什么是牙周病?从牙龈炎到牙齿脱落的全过程
牙周病本质上是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。初阶段表现为牙龈炎——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,此时牙槽骨尚未受损。若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发展为牙周炎: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“口袋”,细菌在袋内繁殖,逐步支撑牙齿的牙槽骨。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过程往往不伴随剧烈疼痛,许多人发现问题时,牙齿已经难以保留了。
这些症状比牙龈出血更危险
除了常见的牙龈出血,还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信号:持续的口臭即使用漱口水也难以缓解;牙齿敏感突然加重;咀嚼时感到无力;牙齿看起来“变长”(其实是牙龈萎缩);牙齿之间出现缝隙。更需警惕的是,孕妇若患有牙周炎,早产风险会增加7倍,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难度也会加大。
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?
长期吸烟者患牙周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;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牙龈更容易感染;孕妇由于激素变化,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;还有长期熬夜、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上班族。另外,矫正牙齿的人群如果清洁不到位,托槽周围极易滋生细菌。
家庭自测:你的牙周健康吗?
可以做个简单测试:用食指轻压牙龈边缘,观察是否出血;对照镜子查看牙龈颜色,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,发红或发紫都不正常;用手指晃动牙齿,检查是否有轻微晃动感。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项,建议尽快预约检查。
治疗:别等牙齿松动才行动
早期牙周炎通过洗牙和龈下刮治就能有效控制,中晚期可能需要翻瓣手术配合骨粉植入。现在还有激光辅助治疗,减少传统手术的不适感。需要提醒的是,治疗后的维护同样关键——定期每3-6个月的复查和清洁必不可少。
日常护理:选对工具比买昂贵牙膏更重要
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龈呈45度);牙线必须每天使用,特别是晚饭后;冲牙器能辅助清洁牙缝但不可替代牙线;含氟牙膏搭配抗菌漱口水(建议选择含氯己定成分)。特别注意:刷牙力度过大会加速牙龈退缩,电动牙刷建议选用压力感应款。
关于牙周病的三个认知误区
误区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——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暴露了;误区二:“牙龈出血用盐刷牙就好”——高浓度盐水反而刺激伤口;误区三:“老了都会掉牙”——规范的牙周维护完全可以让牙齿终生使用。
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,新研究显示它与心脑血管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都存在关联。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,别再用“上火”欺骗自己,及时就医才是对健康负责的选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