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怎么选?这份完整指南帮你告别蛀牙烦恼
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要人命”——这句话很多人都深有体会。当牙齿出现小黑点或隐隐作痛时,很可能龋齿已经找上门了。龋齿填充是目前解决蛀牙直接有效的方式,但面对树脂、玻璃等不同材料,价格从几十到上千元的差异,很多人陷入了选择困难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,告诉你龋齿填充的注意事项和选择逻辑。
龋齿不补会怎样?这些后果比想象中
初期龋齿只是牙釉质上的小黑点,此时补牙操作简单、费用低。但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会向深层侵蚀,从牙本质扩散到牙髓,引发剧烈疼痛甚根尖炎症。发展到后期可能需要根管治疗或拔牙,花费翻倍增长。临床数据显示,90%的根管治疗病例都是由未及时处理的龋齿导致的。记住:越早干预,牙齿保留率越高。
四种常见填充材料对比
1. 复合树脂:目前使用广泛的材料,颜色接近天然牙,适合前牙和后牙。优点是美观度高、直接填充一次完成,缺点是耐用性稍逊于金属材料,平均使用寿命5-8年。
2. 玻璃:含氟材料能防龋,多用于儿童乳牙或牙龈附近的缺损。优势是对牙髓刺激小,但美观度和强度较差,容易磨损。
3. 银汞合金:虽然逐渐淘汰,但因价格低廉、强度高,仍有部分基层医院使用。缺点是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,且金属色影响美观。
4. 嵌体/高嵌体:针对大面积缺损的定制修复体,常用陶瓷或黄金材料,耐磨性佳但价格较高(单颗2000-5000元),需二次就诊。
补牙全过程解析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流程。其实标准填充只需三步:
① 去腐:清除发黑的牙体,这一步决定是否需打麻药;
② 预备:根据材料要求制备特定形状的窝洞;
③ 填充:分层填入材料并光照固化。整个过程前牙约20分钟,后牙因操作难度可能需40分钟。
影响价格的三大因素
同样补一颗牙,收费差异主要来自:
• 龋坏程度:浅龋(仅釉质层)处理简单,深龋接近牙髓可能需要垫底材料;
• 所在位置:前牙注重美观费用略高,后牙因操作空间小技术难度大;
• 机构类型:医院按定价(树脂填充约200-400元),私立诊所可能包含更多服务项目。
补牙后这些事千万别做
刚补完牙2小时内禁食,24小时内避免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立即进食可能导致填充物脱落。如果出现轻微敏感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1-2周会逐渐消失。但若出现自发剧痛或填充物明显缺损,需及时复诊。
延长填充物寿命的实用技巧
• 避免用补过的牙齿咬瓶盖、冰块等硬物
• 配合使用含氟牙膏减缓继发龋发生
• 牙线清洁邻面减少新蛀牙风险
• 每半年检查一次填充体边缘是否密合
后提醒:龋齿填充不是一劳永逸的,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是根本。如果你发现牙齿有变色或敏感现象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越早治疗越能节省时间和费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