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一文说清洗牙的利弊和注意事项
很多人次听到“洗牙”这个词时,心里难免犯嘀咕:每天刷牙还不够吗?洗牙会不会伤牙齿?为什么牙医总推荐定期洗牙?今天,我们就来关于洗牙的那些事,帮你打消顾虑,科学护牙。
什么是洗牙?它和刷牙有什么区别?
洗牙的名称叫“龈上洁治术”,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超声波仪器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、菌斑和色素。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和部分牙缝,但对已经形成的牙结石为力。牙结石就像牙齿上的“水泥”,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,引发炎症甚牙周病。洗牙则是给牙齿做一次“大扫除”,这是日常刷牙无法替代的。
洗牙的四大好处,看完你就懂了
1. 预防牙龈出血和口臭:牙结石是细菌的温床,会导致牙龈红肿、出血,也是口臭的常见原因。洗牙后,牙龈健康,口气自然清新。
2. 降低牙周病风险:牙结石长期牙龈,可能引起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定期洗牙能有效阻止牙周病发展。
3. 早期发现牙齿问题:洗牙时,医生会检查每颗牙齿的状态,早期龋齿、隐裂等问题能及时被发现。
4. 让牙齿更干净美观:咖啡、茶渍等色素沉积会让牙齿发黄,洗牙能还原牙齿本色,但注意它和美白不是一回事。
关于洗牙的三个常见误解
误解一: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:牙缝变大是因为洗掉了原本填满缝隙的牙结石,这才是牙齿真实的“处境”。不及时清理,牙龈萎缩反而会更。
误解二:“洗牙特别疼”:健康牙龈洗牙时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牙龈炎症较重,可能会有短暂不适,但通常能耐受。
误解三:“洗完牙会敏感”:牙结石清除后,牙根短暂暴露可能导致敏感,一般1-2周会自行缓解,使用感牙膏可加快。
哪些人尤其需要洗牙?
1.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;
2. 抽烟、爱喝咖啡或茶的人;
3. 戴牙套或种植牙的人群;
4. 备孕期的女性(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炎);
5. 糖尿病患者(感染风险更高)。
洗牙前后要注意什么?
洗牙前:
- 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;
- 避开女性生理期;
- 当天不要空腹,避免紧张导致低血糖。
洗牙后:
- 1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;
- 24小时内不要喝浓茶、咖啡或有色饮料;
- 如果出现轻微敏感,可用温水漱口。
多久洗一次牙比较合适?
普通人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。牙周病患者可能需要每3-6个月清洁一次,具体频率要听从牙医建议。记住,洗牙是预防性护理,别等牙疼了才想起来去。
写在后
洗牙就像给牙齿做体检,花小钱防大病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团购,价格透明,找个正规机构就能做。健康的牙齿是生活质量的基础,别让小小的牙结石毁了你的笑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