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治疗:如何拯救你的“痛牙”?
牙齿突然疼得?喝口凉水都像触电一样?八成是牙体牙髓出了问题。别小看这颗“闹脾气”的牙齿,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连累整口牙。今天我们就来牙体牙髓病那些事,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找医生,治疗到底怎么做。
为什么牙齿会“疼起来真要命”?
牙齿可不是实心的,外层是坚硬的牙釉质,往里是稍软的牙本质,里面藏着牙髓——就是它让你疼得睡不着觉。牙髓里有血管、神经,一旦被细菌感染,就会肿起来。偏偏牙齿是密闭空间,肿胀没地方去,只能拼命神经,那滋味,谁疼谁知道。
常见祸首就三个:蛀牙太深、牙齿裂了、牙周病。有时候磕碰后看似没事,过几个月突然发作,其实是暗伤累积的结果。记住:牙齿疼痛、对冷热敏感、牙龈鼓包、牙床颜色变深,都是牙髓在求救。
别拖!治疗越早越省事
很多人牙疼就吃止疼药,不疼了就忘了,这要不得。急性牙髓炎48小时内就诊,八成能保住活髓。拖成慢性炎症,可能就要做根管治疗了。更可怕的是,感染可能顺着牙根蔓延,引发颌骨囊肿,那时候治疗就复杂多了。
医生通常会先拍个牙片,看看蛀牙离牙髓有多近。如果还没感染,补牙就行;已经感染但范围小,可能用“盖髓术”保髓;要是整团牙髓都坏了,就得做根管治疗——别被名字吓到,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。
根管治疗没你想的可怕
听到“杀神经”就发抖?其实现在治疗早就升级了。正规机构的根管治疗分四步:开髓、清创、消毒、充填,全程麻醉,真正操作时间也就30-40分钟。重点是把感染的牙髓清理干净,然后用生物材料把根管严实填好,后做个牙冠保护脆弱的牙齿。
很多人担心“抽了神经牙齿就死了”,其实牙齿营养主要靠牙周组织供给。做好根管治疗的牙齿,照样能啃苹果。关键是找有显微镜设备的机构,细小根管也能处理干净,避免二次感染。
治疗后护理决定成败
刚治疗完的牙齿别急着用,麻药退了可能会有胀痛感,一般2-3天消失。如果做的是临时充填,千万别用这边嚼硬物。充填后也建议观察1-2周再戴冠,确保没有残余感染。
日常护理要升级:换成小头软毛牙刷,学会“巴氏刷牙法”;牙线每天少用一次;半年洗牙不能少。做过治疗的牙齿更要小心保护,毕竟它比健康牙脆弱些。
这些误区你中了几个?
• “不疼就不用治”:慢性牙髓炎可能不疼,但细菌在悄悄牙根 • “根管治疗一次搞定”:复杂情况需要2-3次,急不得 • “治疗完万事大吉”:不加牙冠,牙齿容易劈裂 • “孕妇不能治牙”:孕中期是佳治疗期,感染不治更危险
记住,牙体牙髓病不会自愈,只会越来越。与其半夜疼得打滚,不如早点约个检查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显微牙科设备,治疗度大大提高。你的牙齿,值得更的对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