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千万别拖着!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
"刷牙经常出血,牙龈肿痛好几天了"——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,很可能就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诊的人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藏在牙龈里的健康危机。
牙龈出血不是上火那么简单
很多人发现刷牙出血,反应是"近上火"或"牙刷太硬"。其实当牙龈出现红肿、触碰出血时,很可能已经处于牙龈炎阶段。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组织,导致扩张充血。就像皮肤受伤会流血一样,发炎的牙龈在受到摩擦时自然会出血。
更危险的是,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形成牙周袋,逐渐牙槽骨。临床上很多50岁左右的"老掉牙",其实都是从年轻时反复牙龈出血发展而来的。
三大典型症状要警惕
除了牙龈出血,这些症状也要当心:
1. 持续性口臭: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物会带来难闻气味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
2. 牙齿变长: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出现冷热敏感
3. 牙齿松动: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时,吃东西会有明显的咬合无力感
洗牙真的不是智商税
"每年洗牙导致牙缝变大"是常见的误解。事实上,洗牙清除的是本就该清理的牙结石,暴露出的是已经被结石侵占的原有空间。规范的洁治不仅能去除刺激物,还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。
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吸烟人群建议缩短到3-6个月。现在正规机构都采用超声波洁牙配合抛光,整个过程约40分钟,基本不会有明显不适。
日常护理的黄金法则
预防胜于治疗,记住这三个要点:
• 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,小幅度水平颤动,确保清洁到牙龈边缘
• 牙线不可替代:每天睡前用牙线清理牙缝,能清除40%牙刷够不到的菌斑
• 选对漱口水: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以辅助抑菌,但不建议长期连续使用超过2周
治疗要抓住三个关键期
1. 牙龈炎阶段:通过洁治和正确刷牙,1-2周就能
2. 轻度牙周炎:需要龈下刮治,配合局部用药
3. 中重度阶段:可能需翻瓣手术或引导骨组织再生术
特别提醒: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计划怀孕前建议做口腔检查。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牙周感染,两者会相互影响。
这些误区耽误很多人
× "老掉牙是正常的"——健康的牙齿应该陪伴终身
× "治疗一次就能好"——牙周病需要定期维护
× "牙不疼不用看医生"——等出现疼痛往往已到中晚期
后提醒大家: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泡沫带血,别简单归咎于牙刷,这可能就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才能守住口腔健康的道防线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