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为什么要去正畸科?医生告诉你关键区别
很多人发现牙齿不齐时,反应是找口腔科医生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牙齿矫正属于正畸科的专病范畴。正畸医生与普通牙医的区别,就像眼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差别——都需要经过额外的3年培训才能获得正畸医师资格证。
哪些情况需要看正畸科?
当出现这些情况时,建议直接挂正畸科:牙齿明显拥挤或稀疏、地包天、龅牙、开颌(上下牙咬不上)、深覆颌(上门牙覆盖下牙超过1/3)、长期用嘴呼吸导致的牙弓变形。特别是12-16岁的青少年,如果发现换牙后牙齿排列异常,这个黄金矫正期千万别错过。
主流矫正方式怎么选?
目前临床常用的四种矫正方式各有特点:金属托槽适合追求性价比的青少年;陶瓷托槽相对美观但容易染色;隐形矫正器便于清洁但需要高度自律;舌侧矫正完全隐形但价格较高。要注意的是,有些复杂病例(如骨性畸形)可能需要配合正颌手术,这都需要正畸医生先做评估。
矫正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
1. 拍片检查不能省:全景片、侧位片、CT缺一不可,有些埋伏牙必须提前处理
2. 牙周健康是基础:牙龈炎患者需要先治疗
3. 矫正时长因人而异:简单病例1-1.5年,复杂病例可能需3年
4. 保持器少要戴2年:否则极易反弹
5. 医院通常要排队:热门号建议提前3个月预约
成年人矫正的特别提醒
35岁的张老师去年做完矫正后感慨:"早十年做就好了。"其实成年人矫正没有年龄上限,只要牙周条件允许,60岁也能做。但要注意:成年人牙槽骨改建较慢,矫正力度要更轻柔;有牙周病史的需要更频繁复诊;矫正后出现轻微黑三角(牙龈萎缩)属于常见现象。
如何选择靠谱的正畸医生?
记住三个硬指标:①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 ②硕士以上学历 ③10年以上临床经验。面诊时注意观察医生是否亲自检查口腔状况、是否详细分析各类方案的利弊、能否出示过往类似病例的矫正对比图。警惕那些""""的宣传话术。
矫正期间如何护理牙齿?
无论是哪种矫正方式,清洁都是重中之重。建议配备冲牙器、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缝刷,每次进食后都要清洁。避免啃咬硬物(如冰块、坚果),粘性食物(如年糕、口香糖)更要远离。复诊周期通常为4-6周,切忌自行延长间隔时间。
关于费用的理性认知
在二线城市,金属托槽矫正约1.5-2.5万元,隐形矫正3-5万元,舌侧矫正6-8万元。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:矫正难度、矫治器品牌、是否需要拔牙或骨钉等附加项目。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可能不包含后续复诊和保持器费用,签约前务必确认报价明细。
矫正能维持多久?
牙齿有终身的特性。即使认真佩戴保持器,40岁后仍可能出现轻微移位,这与自然衰老过程有关。但规范的矫正治疗能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,大幅降低复发的概率。定期口腔检查、保持良好的咀嚼习惯,都能帮助延长矫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