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须知道的7件事:医生解答常见疑惑
“智齿发炎到睡不着觉”“蛀牙只剩残根要不要拔”……作为口腔外科常规的操作之一,拔牙引发的困惑却从未间断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,这个让人又怕又躲不开的小手术。
什么样的牙齿非拔不可?
很多人抱着“能留则留”的想法,但有些情况拖延反而更糟。像蛀坏只剩残根的牙齿,就像楼房的地基已经腐朽,留着可能引发反复感染;横向生长的智齿就像埋在土里的“定时炸弹”,会悄悄顶坏邻牙;乳牙逾期不脱落,会阻碍恒牙正常萌出。不过具体要不要拔,还得拍片后由医生判断。
上午拔牙比下午更好?是……
网传的“上午拔牙出血少”其实没有科学依据。关键是避开生理期、急性炎症期,以及高血压患者要选在血压控制稳定时。倒是建议尽量选在饭后一小时,既避免低血糖,又减少术中呕吐风险。
打麻药到底有多疼?
现在的麻醉技术早已不是“扎一针疼半天”的年代。医生会先用表面麻醉膏涂抹牙龈,等黏膜麻木后再进行注射,多数人反映就像被橡皮筋轻弹一下。特别紧张的朋友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,有些机构镇静服务。
拔牙过程全
消毒、麻醉、分离牙龈、拔除、清理创口、止血,规范的流程大约15-30分钟。常被问到的“锤子敲击”其实多见于低位阻生齿,现在多数改用微创挺子替代。听到器械碰撞声别紧张,这就像修车的工具箱叮当作响一样正常。
棉球要咬多久?24小时不能漱口?
止血的棉球30-40分钟即可吐出,咬太久反而容易感染。24小时内避免用力漱口是为了保护血凝块,但可以用医用漱口水轻轻含漱。其实术后护理记住“三不”就行:不吮吸伤口、不剧烈运动、不吃过烫食物。
拔牙后脸一定会肿吗?
这和牙齿位置、操作难度有关。简单的前牙拔除可能完全不肿,复杂的阻生齿可能在术后48小时出现轻微肿胀,用冰袋间歇冷敷很有效。但如果出现持续剧痛或肿胀加剧,要及时复查。
缺牙不补的隐形代价
很多人觉得“后面少颗牙无所谓”,时间久了邻牙会慢慢倾斜,对颌牙会伸长,终导致咬合紊乱。前牙缺失更会影响发音和面容。一般建议拔牙后3个月左右考虑修复,种植牙、桥体、义齿各有适用情况。
后提醒大家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比纠结“哪个医生手轻”更重要。规范的术前评估、灭菌流程和急救准备,才是拔牙的根本。如果还有个性化疑问,不妨把问题列出来,就诊时和医生面对面沟通会更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