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可忽视:早期症状与科学防治指南
你是否经常刷牙出血?牙龈红肿甚退缩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70%以上,但多数人却对它一知半解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讲清楚牙周病的成因、危害和正确应对方法。
一、牙周病是怎么找上门的?
牙周病不是突然发生的,它源于牙菌斑的长期堆积。当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形成黏性薄膜,细菌就会在此安家落户。如果不认真刷牙,这些细菌会产生,先引起牙龈炎(表现为红肿出血),继而牙槽骨,导致牙齿松动。尤其吸烟、糖尿病、妊娠期人群更易中招。
二、四个阶段自查牙周健康
1. 牙龈炎阶段:刷牙时出血,牙龈颜色鲜红,此时清洁可逆转;
2. 早期牙周炎:出现口臭,牙龈轻度萎缩;
3. 中度阶段:牙齿敏感,咬合无力,牙缝变大;
4. 重度时期:牙齿移位、松动,甚自行脱落。
三、治疗不是洗牙那么简单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能治好牙周病,其实需要分阶梯治疗:
- 基础治疗:超声波洁治+龈下刮治(深度清洁牙根);
- 药物治疗:局部使用抑菌凝胶;
- 手术治疗:对于骨缺损的需进行植骨或牙龈移植。
四、日常护理的三大关键点
1. 工具升级: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牙线/冲牙器清洁牙缝;
2. 手法改进: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),每天少2次,每次3分钟;
3. 定期检查:每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,每年一次牙周维护。
五、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Q:治疗会疼吗?
A:现在有舒适化治疗技术,局麻下基本感。
Q:牙龈萎缩能吗?
A:已萎缩的牙龈不可逆,但及时治疗能阻止继续恶化。
Q:牙周病会影响全身健康吗?
A:的确会,研究表明它与心脏病、糖尿病等存在关联。
给忙碌人士的特别提醒
如果你经常熬夜、工作压力大,更要注意:压力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加速牙周病进展。建议随身携带漱口水应急清洁,避免用牙签改用牙线。记住:花10分钟预防,比将来花数月治疗划算得多。
牙周病是慢性病,治疗需要医患配合。发现症状别拖延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健康的口腔,从重视牙龈出血开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