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怎么回事?这些信号别忽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,咬苹果时留下红印子……这些细节可能很多人都不在意,觉得“上火”了喝点凉茶就行。但这些信号,或许是牙周病悄悄找上门了。牙周病不像牙疼那样让人立刻警觉,它进展缓慢,却可能悄悄动摇我们牙齿的根基。
什么是牙周病?它如何发生的?
简单来说,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。它通常从牙龈开始,初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容易出血,这个阶段称为牙龈炎。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损伤牙槽骨和牙周膜,发展成为牙周炎。此时牙齿会逐渐松动,甚导致脱落。
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首要原因。当我们没有清洁牙齿时,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黏稠的薄膜,也就是牙菌斑。时间一长,牙菌斑会钙化变硬,形成牙结石,进一步加剧对牙龈的刺激。除了清洁不足,吸烟、内分泌变化、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牙周问题?
你可以通过一些日常迹象做一个初步判断。比如,刷牙或使用牙线时是否容易出血;牙龈是否经常红肿或隐约感到胀痛;有没有持续性的口腔异味;是否感觉某些牙齿有松动感,或者发现牙龈似乎在退缩,牙根部分暴露,牙齿看起来变长了。如果出现上述任何情况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如果怀疑牙周病,应该怎么办?
首先也是重要的,是选择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。医生通常会通过目视检查、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、拍摄X光片观察牙槽骨状况等方式来评估病情。牙周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炎症,阻止疾病发展。基础治疗包括洁治(洗牙)和龈下刮治(深层清洁),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。对于更的情况,可能会采取牙周手术等治疗手段。
需要强调的是,牙周治疗并非一劳永逸。治疗后,日常的维护和定期的复查关重要,这能有效防止疾病复发。
日常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
预防牙周病,其实就藏在每的日常习惯里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,并注意清洁牙龈沟区域。牙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,它能有效清理牙缝中牙刷无法触及的菌斑。此外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一次,即使没有任何不适感。对于吸烟人群来说,戒烟能显著降低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。
关于牙周病的几个常见疑问
“洗牙会不会让牙缝变大?”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因为清除了原本填塞在牙缝处的牙结石,露出了牙齿真实的缝隙,这恰恰说明牙周已经存在问题。“牙周病能吗?”早期的牙龈炎在清洁后,炎症可以消退,牙龈健康。但已发展到牙周炎,造成牙槽骨吸收后,骨损失是不可逆的。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炎症,防止其进一步。
总之,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础,千万不能忽视那些“小信号”。及早关注、诊断、规范治疗和认真维护,是应对牙周病的好方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