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这些症状提醒你要当心了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你的牙齿正在经历"水土流失"
健康的牙龈像土壤般包裹着牙根,当菌斑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,就会像酸雨一样腐蚀牙龈。初期表现为刷牙出血、口腔异味;中期出现牙龈红肿、牙缝变大;发展到重度时,会出现牙齿移位、咀嚼无力,终导致"老掉牙"——这其实是牙槽骨被侵蚀殆尽的结果。
三个自测方法判断牙周健康
1. 对着镜子观察:健康牙龈呈淡粉色,如果边缘红肿像充血的"火山口"就要警惕
2. 用棉签轻压牙龈:出现渗血或分泌物
3. 轻摇牙齿:有明显松动感
出现以上任意情况,建议尽快预约口腔检查。
治疗不是洗牙那么简单
很多患者误以为洗牙就能牙周病,其实需要分阶段处理:
- 基础治疗:超声波清除龈上牙结石+手工刮治龈下结石(可能需要局部麻醉)
- 手术治疗:针对深度牙周袋进行翻瓣术、植骨术等
- 维护期:每3-6个月复查,像糖尿病患者控糖一样需要终身管理
日常护理的三大黄金法则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,短距离水平颤动,每次少3分钟
2. 牙线使用:每日睡前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,新手可用牙线棒辅助
3. 冲牙器选择:水柱直径≤0.6mm更能有效清除邻面菌斑,避免使用暴力冲洗
关于治疗的常见误区
- "治疗会很痛":现代技术配合表面麻醉,不适感大大降低
- "掉牙是自然现象":60岁老人少应保留20颗功能牙,卫生组织8020计划明确要求
- "孕妇不能治牙周":妊娠期龈炎发生率高达70%,孕中期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建议2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1次牙周探诊检查,就像车辆年检一样必要。吸烟者、糖尿病患者、更年期女性等高风险人群更需要加强监测。记住:保护好牙周组织,就是为晚年省下数十万种植牙费用。
如果发现牙龈经常出血、口腔异味持续不消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口腔科就诊。早期干预的治疗成本和时间投入,可能仅为晚期治疗的十分之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