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是怎么回事?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
近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总能看到血印?照镜子发现牙齿好像变长了?别不当回事,这可能是牙周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。作为每天接诊上百位牙周病患者的医生,我想用直白的方式告诉你:牙周治疗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真正能保住你牙齿的关键。
你的牙齿正在经历什么?
想象一下,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土壤。当"土壤"发炎溃烂,大树就会松动倒塌。牙周病初期不痛不痒,但细菌会悄悄牙龈和牙槽骨。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来就诊,这时候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
典型信号包括:刷牙出血、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。更麻烦的是,牙周炎的细菌可能通过影响全身,已有研究证实它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。
治疗远没有你想的可怕
听到"治疗"就想到电钻声?现在的牙周治疗已经大不同:
- 基础治疗采用超声波洁治,像给牙齿做SPA,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全程
- 对于较深的牙周袋,会配合手工刮治,医生会行表面麻醉
- 病例才有小手术,但都是微创操作,当天就能正常饮食
很多人治疗后反馈:"早知道这么简单,三年前就该来"。一般轻度患者3-4次就能完成系疗,复诊间隔也会根据情况调整。
治疗后这样做翻倍
刚做完治疗那周,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。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以用,但别超过两周。关键的是掌握"巴氏刷牙法"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动清洁,这个方法能让清洁效率提升60%。
抽烟的朋友要注意,尼古丁会加速牙槽骨吸收。临床数据显示,戒烟患者的治疗比持续吸烟者高出3倍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,血糖每升高1mmol/L,牙周感染风险就增加15%。
这些误区耽误了多少人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事实是牙结石清除后,原本被占据的空间显露出来了
"治疗一次就能"——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控制
"贵的牙膏能治牙周炎"——再贵的牙膏也只是辅助,不能替代治疗
让人痛心的是,很多患者把急性症状缓解当成,中断复诊导致病情反复。其实维护期每3-6个月的复查,才是性价比高的选择。
现在行动还来得及
牙齿松动度分,在二级松动前及时干预,80%的病例能稳定住现状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必要。
如果发现牙龈出血持续两周以上,或者感觉牙齿有轻微移位,别上网查偏方,牙周检查20分钟就能给出诊断。记住,在牙周病面前,时间真的就是牙齿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