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提到洗牙,很多人反应就是“怕疼”“伤牙齿”“没必要”。但作为一个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编辑,我想说:洗牙可能是性价比高的牙齿护理项目了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,为什么医生总建议你洗牙。
你以为的牙垢,其实是牙齿的“定时炸弹”
每天刷牙漱口,牙齿表面还是会渐渐形成一层黄黄的牙菌斑。这东西就像糊在牙齿上的糨糊,用普通牙刷根本刷不掉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它会慢慢钙化变成牙结石,像水泥一样糊在牙龈边缘。
有位牙医朋友跟我说过一个比喻:牙结石就像在牙龈上挂了串鞭炮,时间久了肯定会“炸”——轻则牙龈出血,重则牙齿松动。我亲眼见过好几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,因为长期不洗牙,后槽牙松动得跟老爷爷似的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解
误解一:洗牙会把牙缝洗大
其实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,只是被牙结石填满了。洗掉这些“伪装者”后,牙齿才露出本来面目。就像打扫房间后显得空旷,不是扫把的错。
误解二:洗牙特别疼
现在正规机构都用超声波洗牙,操作得当的话就像用指甲轻刮玻璃的触感。当然,如果牙龈本身有炎症,可能会有点酸爽感——但这正好说明你需要看牙医了。
误解三:洗牙会让牙齿变白
洗牙主要清除的是牙结石和色素沉积,对于牙齿本身的色泽改变有限。想要真正美白,得考虑的美白项目。
洗牙全过程实录
上个月我自己刚去洗过牙,全程大概40分钟:
1. 医生先用探针检查牙龈状况
2. 超声波头沿着牙龈线轻轻震动,震碎的牙结石会用水流冲走
3. 抛光环节像给牙齿做SPA,用橡皮杯蘸着抛光膏打磨
4. 后涂氟保护有点薄荷味,整个过程舒服的环节
全程除了偶尔有点酸,基本没啥痛感。洗完舔牙齿的感觉,就像摸刚擦干净的玻璃——特别滑溜。
这些人尤其需要定期洗牙
• 抽烟喝茶咖啡的人(色素容易沉积)
•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
• 戴牙套的朋友
• 备孕期的女性
• 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
一般来说,每年洗1-2次比较合适。像我这种咖啡控,医生建议我每半年报到一次。
洗牙后的小贴士
刚洗完牙那两天,记得避开这些事:
✖️ 喝浓茶/咖啡/红酒(容易染色)
✖️ 吃太冷太热的食物(牙齿可能会敏感)
✖️ 用牙签戳牙缝(用牙线更温柔)
✔️ 可以多喝温水,用软毛牙刷
写在后
牙齿就像身体的“门面”,花几百块定期维护,总比将来花几千几万治病强。下次再听到牙医建议洗牙,别急着摇头——可能你的牙齿正在偷偷求救呢。


